成都市住建局局长张樵:用资产运营的模式破题城市更新
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分组会议期间,成都市住建局局长张樵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我们要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张樵表示,这是对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落实举措。在他看来,当前,城市纷纷进入“存量时代”,可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一方面要避免低质量低水平的建设,防止对城市宝贵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成都市住建局局长张樵
新路径:变“开发”为“运营”
事实上,对于大多城市而言,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远大于新区。实现“未来城市”梦想,旧城是重要战场,更新是必要手段。
城市更新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在张樵看来,以往城市依赖的是开发,但旧城面临的是存量的盘活。
成都创新探索出的路径是,通过资产运营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对存量资产进行增值提升。也就是说,传统的建设方式是开发,如今,变“开发”,为“运营”。
开发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与升级,不再是单纯开发建设,而是对资产进行全周期的运营。这之中就包含了对业态的策划,对产业的赋能,对场景的营造,对景观风貌的规划提升等等,让资产得到增值。
“这是成都在模式创新上找到的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更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张樵说,成都已经通过前期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效。
例如猛追湾望平坊等项目,可以看到其资产已经得到了较大提升。并且其中的业态、场景也在优胜劣汰,不断创新,让片区始终保持着活力。
相较于传统的开发模式,资产运营显然是可持续的,是可以激发城市活力的。这对于市民来说,更意味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探索可推广的“成都经验”
张樵说,对于城市更新,成都将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形成可推广的成都经验。
在接下来的探索中,“首先要在政策供给上下功夫”。张樵表示,现有政策体系,包括建设规范、建设标准等等,针对存量资产的提升方面出台的较少。比如,城市更新区域要新建幼儿园、养老机构或其他设施等,或许就需要匹配针对性的技术标准,这就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探索。
另外,要完善长效机制,来保障新模式、新路径的落地问题。“还要推动示范引领,选取一批条件较好,不同类型的片区进行示范。”他表示,要通过示范建设实现进一步的探索。
在张樵看来,变开发为运营,是未来的主流。对于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引导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也将倡导这一思路。一方面,建筑业要以低碳化,数字化赋能发展;另一方面,不能再依赖单纯的开发建设,面向未来,要转型探索全生命周期的运营。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摄影记者陶轲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