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近邻不如“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为百姓提供看得见的安全感

时间 • 2025-10-30 14:46:40
黄海
漳州

7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公安民警党员代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受邀出席见面会。

黄海强介绍,1990年,他们创新建立了110报警与巡警相结合的快速反应机制,开启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推广“漳州110”的先进经验。

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好事、实事,接处警满意率始终保持100%。建队至今,44批527名民警无一人违纪违法,成为了人民群众心目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在我们当地口口相传。”黄海强说,为了老百姓能够第一时间的辨识出,他们在执勤当中会佩戴“漳州110”袖标。

见面会现场,黄海强一边向大家展示他带来的6代“漳州110”袖标,一边介绍说,一代又一代的“漳州110”人正是佩戴着这样的袖标走街串巷,为漳州老百姓提供看得见的安全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袖标颜色、大小、材质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共同见证了“漳州110”30多年的光辉历程。

黄海强说,“漳州110”从建队至今,先后进行了7次重大警务机制改革,始终把“快”作为极致的追求。“快”可以实现更有力的震慑犯罪、更多的追赃挽损、更及时的证据固定、更大限度的节约警务资源,提高办案效率。

为了出警节省35秒,他们选择夜间值班“三不脱”,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和衣而卧。为了再快50秒,他们选择在出警时从三楼值班室滑竿而下,不走楼梯。在那个没有导航定位的年代,为了在出警当中更快地找到小区的楼栋,不走弯路,他们选择一栋一栋的画下来;在那个没有人脸识别的时代,为了更快地护送迷路老人回家,他们选择一个特征一个特征记起来……

黄海强提到,目前,“漳州110”5分钟接处警限时到场率已经达到91%,非违法犯罪的警情现场调处率达到了93%。打击和挽损效能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部分的盗抢犯罪都能做到快侦快破快挽损。

据悉,进入新时代,“漳州110”不断探索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警务机制,拓展建立“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有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漳州110”1997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的110”称号,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称号,6人次荣立一等功,6人次获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