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烈火-5”新变体:放弃核弹头,改用常规钻地弹打击地下目标
印度近年来正加速推进本国先进钻地武器的开发,打造可穿透坚固地下目标的强大新型导弹系统。据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最近正在开发“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版本,即钻地型“烈火-5”导弹。“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本身尚未正式服役,印度为何急于开发钻地型?
并无新突破
资料图:印度“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来源:参考消息)
印度钻地型“烈火-5”导弹是对标美国同类武器进行研发的,旨在打击深埋于多层钢筋混凝土下的敌方坚固设施。据了解,该型导弹将搭载重达7500公斤的钻地弹头,预计可在穿透地下80至100米后爆炸,射程由之前的5000公里缩短为2500公里。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印度提出的钻地弹构想技术上无显著突破,主要依靠高速飞行的动能实现钻地效果。
邵永灵:
钻地型“烈火-5”导弹仍是依靠高速飞行产生的巨大动能实现钻地打击。美国钻地弹由B-2轰炸机投掷,因速度限制需增大体积,而钻地型“烈火-5”导弹弹头重量约为美国钻地弹的一半多。相较于美国的钻地弹,印度钻地型“烈火-5”导弹可能调整了材料或引爆方式,但原理无重大突破。
探索新威慑能力
截至目前,印度的“烈火-5”导弹仍处于测试完善阶段。那么,印度为何要急于强化其钻地打击能力?邵永灵认为,印度提出钻地弹研发构想,主要是受到美国在以伊冲突中打击伊朗核设施行动的启发。在印巴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印度试图通过发展钻地打击能力,达到威慑制约巴基斯坦的目的,但这型导弹的打击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邵永灵:
以色列、美国曾用GBU-57巨型钻地弹打击伊朗核设施,此事启发了印度:印度和巴基斯坦处于敌对状态,而巴基斯坦作为有核国家,其核武器藏于西部山区地下以确保安全。印度无隐身轰炸机,一旦需要对巴基斯坦核设施实施打击,只能通过导弹实现。但目前印度相关计划仅处于构想阶段,“烈火-5”尚未服役,能否成功难以判断。
战略误判风险升高
资料图:印度试射“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画面(来源:中国国防报)
鉴于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印度此举是否会加剧印巴之间的战略误判风险?邵永灵认为,不排除这一可能。若未来发生冲突,巴方可能因无法确认弹头性质而启动核反击机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邵永灵:
核武器与常规武器需明确区分以防止误判,这对潜在的冲突双方都有必要。“烈火-5”因射程等问题,一般需搭载核弹头才能匹配其高昂成本。
若将其改为钻地弹,巴基斯坦可能无法通过探测手段(如导弹型号识别)区分核打击或常规打击。若在冲突中巴基斯坦将印度计划发射装备常规弹头的“烈火-5”判断为核攻击,极可能抢先发射核武器反击——核战争中,胜负往往取决于几秒之差。
当前印巴关系本就高度紧张,双方均怕“后发吃亏”,倾向“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此背景下,印度研发钻地型“烈火-5”,对巴基斯坦而言无疑是更大威胁。
来源: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