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

时间 • 2025-11-04 12:20:08
大型
疫情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降为“乙类乙管”。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了调整以后疫情防控措施重点的变化,其中提到,要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来压制疫情高峰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

常继乐表示,甲管变乙管就是甲改成乙,但是“管”还在,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乙类乙管”,不是可以松口气、或者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完全“一放了之”。其实不管是甲类、乙类甚至丙类传染病,在流行的时候都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传播措施。

据悉,调整以后的工作目标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心由防范全人群感染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目的还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整以后防控措施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叫“三重一大”。

一是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保障充足药物供应,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疗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在疫情流行期间加强人员健康监测,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是做好重点行业防控。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交通、物流以及保障水电气暖等行业,要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

四是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疫情严重时,对人员容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场站码头、大型超市、大型娱乐场所还有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来压制疫情高峰。

另外,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常继乐表示,“乙类乙管”后,仍然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样的好的生活方式,及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针的接种。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