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紧急召开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反思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
为强化底线思维,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国家体育总局5月23日晚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压实体育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苟仲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王瑞连主持会议。会议开始时,全体与会人员为5月22日甘肃白银市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遇难者默哀。
甘肃白银马拉松越野赛21名运动员遇难,救援队展开搜救行动图据视觉中国
近一段时间以来,体育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多个体育项目活动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引发社会关注。5月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导致21人遇难、8人受伤,教训十分沉痛。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体育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连夜召集党组成员研究应对举措,安排第一时间与甘肃方面进行沟通,详细了解事故情况,组织力量赶赴甘肃协助当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苟仲文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同时也是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的环节,做好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容有失,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苟仲文指出,要充分认识体育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诸多不足。体育赛事活动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贴近百姓生活,沟通国内国外,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重大损失。一是涉及运动项目多,风险多样。二是体育赛事活动覆盖人群广,风险类型多。三是体育赛事活动筹办主体多,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四是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进一步加大了风险的复杂性严峻性。苟仲文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履职尽责,在安全领域因地制宜做了大量工作,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但随着体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深入,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持续高涨,放管服改革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管任务要求,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苟仲文表示,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细致的措施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要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强化体育赛事风险评估。要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苟仲文要求,切实做好近期重大赛事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要抓好重大赛事安全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工作主体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熔断机制”。要着力强化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坚持对赛风赛纪和兴奋剂违规问题“露头就打”、绝不姑息,树立并维护风清气正、廉洁干净的竞赛环境。要切实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抓紧、抓细、抓实。
会议以北京主会场现场与各地视频会议结合形式举行,体育总局在京党组成员在北京主会场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省、市体育行政部门班子成员及主要赛事活动管理部门负责同志;驻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体育总局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各直属单位班子成员,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中体产业、华体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各奥运项目国家队领队。
昨日(5月23日)上午,四川省体育局也召开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四川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冬灵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现场
会议通报了“5.22”甘肃省白银市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事故有关最新情况,与会人员就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我省体育赛事活动尤其是户外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罗冬灵围绕“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以严谨的系列举措,确保赛事活动安全”主题,就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落实系列工作举措、确保四川省体育赛事活动安全作出了“3+23+6”的工作部署。
罗冬灵指出,“5.22”甘肃省白银市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事故教训震惊惨烈、令人痛心,让我们深感责任在肩、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要深刻吸取这次事故重视不够、举措不细、监管不力的惨痛教训。
罗冬灵强调,我们要举一反三,结合实际,加强对四川省体育赛事活动尤其是户外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的安全管理。赛事活动举办前要做到“三个不”:一是不草率决策。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务必经过充分论证、深入研究后才能决定。二是不简单布置。确定要举办的赛事活动要认真研究制定组织实施方案、确保执行到位,不能简单安排布置就了事。三是不马虎放行。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安全要求的赛事活动,坚决不允许举办。赛事活动举办要做到“二十三个强化”:一要强化底线思维。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二要强化履职担当。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强化履职担当,全面梳理各类赛事活动的计划安排,全面加强跟踪监管。三要强化主体责任。所有赛事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执行单位、运行单位,都要签订赛事活动举办协议和安全承诺书。四要强化安全研判。每一项赛事活动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不具备条件的绝不允许举办。五要强化准入门槛。要严格审查参赛人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疫情防控等条件,凡是达不到参赛标准和要求的人员一律不得参赛。六要强化方案审定。对赛事活动组织实施方案的全流程都要进行严格审查。七要强化气候研判。凡气候因素不可控的不得举办,举办中遇到突发极端天气的要能及时“叫停”。八要强化规程把关。对项目组别设置、级别划分、比赛办法、奖励办法等要全面审核把关。九要强化线路选择。赛事活动的具体选址、线路务必提前实地踏看,确保办赛条件安全可控。十要强化场地检查。对室内、室外赛事活动的场地设施设备、器材装备、消防安全等条件要提前检查。十一要强化站点设置。要科学合理设置补给保障站点,确保每个站点都有专业工作人员和必备物资。十二要强化器材安全。对比赛器材的标准、质量和使用等要严格规定、严格执行。十三要强化装备使用。要根据不同赛事活动特点,对相应装备条件提出强制要求、监督执行到位。十四要强化疫情防控。要完善疫情防控方案,把管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十五要强化现场通讯。要提前测试通讯条件,绝不允许出现信号差、联系不上的情况。十六要强化保障措施。对赛事活动的线路是否安全、补给站点及救援力量是否到位等要提前全方位检查。十七要强化安全培训。对各种赛事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等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办赛能力水平。十八要强化安全监管。要创新采用异地交叉监管、专业指导监管等方式,加强对赛事活动举办前、中、后的安全监管。十九要强化应急预案运用。各项赛事活动必须事前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十要强化现场救援。要准备好救护车、医务人员等救援力量,确保意外情况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置。二十一要强化舆论引导。对赛事活动出现的各种舆情要及时科学应对,避免造成大的负面影响。二十二要强化先进典型宣传。对长期组织开展户外赛事活动、安全管控效果好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其经验做法。二十三要强化服务支持。要主动作为、强化支持,切实做好对各项赛事活动举办的服务和指导工作。
罗冬灵要求,当前要抓紧落实“六个一”的工作:形成一期专题会议纪要,下发一个关于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召开一次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会议,制发一个加强户外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的试行办法,开展一次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的业务培训,对四川省即将开展的“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系列体育活动是否具备安全举办条件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认定。
四川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明,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军,局机关有关处室和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省田径协会、川体集团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综合中国体育报、四川体育局官方微信
编辑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