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这个影像展,看“拍熊猫专家”周孟棋镜头下的好奇大熊猫
正在成都东郊记忆国际艺术展览中心举行的“百年·千面·万帧”成都城市影像展上,有一幅可爱大熊猫的照片,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在这幅名为《好奇》的作品中,大熊猫攀在树枝上,静静地趴着,看上去安静乖巧,可那双眼睛却像个孩童一般,好奇地凝视着前方,不知有什么东西吸引了它的注意力,仿佛下一秒就准备翻身下树去探个究竟。
这幅摄影作品,出自著名大熊猫摄影家周孟棋之手。
周孟棋是成都人,持续拍摄大熊猫已近30年,用镜头捕捉到过很多大熊猫的珍贵瞬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称号,其作品曾应邀赴瑞士、日本、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举办个展和巡展,出版了个人摄影专集10余部,包括《我是你的朋友大熊猫》《中国大熊猫》《我是大熊猫》等,很多朋友和喜欢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周熊猫”。
周孟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开始关注大熊猫之前,自己已经从事摄影多年。“我1970年当兵之后,部队就派我去学摄影,所以算起来我的摄影年龄都有50年了。”在部队当兵的将近20年时间里,周孟棋主要从事战地纪实摄影。
从1992年开始,周孟棋的镜头转向了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当时成都在筹备首届国际熊猫节,我被调到组委会负责大熊猫故乡行的拍摄。从那时起,我第一次走进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和成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开始了我拍摄大熊猫的生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母子情》也是在那年拍摄的。
“记得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的那天,大熊猫‘苏苏’在成都动物园产下一只幼仔。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这只幼仔起名为‘科比’。‘科比’满月那天,我陪外地来的记者去动物园采访,我们到的时候,‘苏苏’和‘科比’正躺在地上睡觉。其他人拍一会儿就走了,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舍不得走,一直在熊猫圈舍外安静地看着它们。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吧,它们醒过来了,‘苏苏’翻身坐起来就把‘科比’搂到怀里,用警惕的眼神看着我。我觉得这个瞬间非常难得,虽然当时圈舍内的光线很弱,我也来不及去架脚架,就靠着栏杆,迅速抓拍到了这个瞬间。”周孟棋回忆道。
在此后拍摄大熊猫的日子里,周孟棋不断感受到世界各地人民对大熊猫的热情,“很多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四川、来到成都看大熊猫。”周孟棋说,“往往他们去的时候因为时间不太合适,遇到大熊猫正在睡觉,或者背对着他们,即便这样,他们依然特别兴奋。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把大熊猫千姿百态的动作拍下来,编本画册,让更多无缘亲自来中国的人看到大熊猫的可爱,一定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有关大熊猫的摄影画册出了一本又一本,而这种古老迷人的生灵依然像最初一样牢牢吸引着周孟棋。“这些年对大熊猫的拍摄中,我也发现它们身上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它们在野外特别喜欢喝清泉水,对水质很讲究。而当它们喝到了很清澈的清泉水时,会像人醉酒一样‘醉水’,有意思极了。”周孟棋说,“还有你别看大熊猫模样温顺可爱,它其实有非常厉害的一面:爪子非常锋利,遇到危险情况,跑起来的速度每小时可以达到将近60公里!”
周孟棋认为,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是作者情感的再现,在对大熊猫长期的观察拍摄中,他追求的是大熊猫的“拟人化”——“让它在摄影作品当中能够具有人的特征和人的情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产生共情。拟人化拍摄,也成为我个人摄影的风格和基调。”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图据受访者
编辑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