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买房利率高位套牢!还有救吗?银行人说出“内幕”
作者丨唐婧 编辑丨马春园,江佩佩 图源丨图虫
“房价跌了,房贷利率也高位站岗了,现在月供勉强维持着。要是哪天撑不住,就只能把房子卖了。”一对去年10月底在郑州购买了新房的小夫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我们是2021年10月买的房。总价146万,贷款102万,30年等额本息还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8月,郑州新房、二手房价格同时出现拐点,自去年8月起郑州房价连续9个月下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郑州房贷利率今年开启过山车模式,从年初的首套5.39%一路走低到最近的4.25%。而早在去年初,由于央行对房贷设置了“两道红线”,郑州的房贷利率曾一度达到6.37%。
受国际贸易、国内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21年郑州房地产交易市场遇冷,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总量约为163450套,同比下降32.9%;二手房约成交65450套,同比下降3.73%。虽无法得知这23万业主是否为首套购房或贷款购房,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中凡是申请了房贷的,几乎都站在了利率的高点。 “我的工资每月6000元,但是没有公积金。她的工资每个月拿到手3000元左右,另有住房公积金,按税前4500元的标准个人和公司一共缴纳1080元。刨去6300元的房贷和1400元房租,我们每个月都是月光,真不知道如果有点意外怎么办。”小张很无奈。 小张介绍,他们购买的是期房,两年之后才能交房,这意味着每个月还贷的同时还得付1400元的房租,如果6.272%的房贷利率能降到4.25%,这部分房租就算是省下来了。 当被问及是否有寻求其他渠道降低房贷利率时,小张小刘夫妇表示有咨询过,但最后发现是房贷转经营贷,不合规,年限短而且还有被抽贷的风险。 记者采访了数位房贷利率站岗的人士,他们回应称, 小张夫妇“存量房贷利率降低”的诉求并不是个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政府留言板上发现,近日,有关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呼声明显多了起来,
一位银行信贷经理对记者直言,申请人实际承担的房贷利率由“LPR+银行加点”组成,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的5年期LPR并未变动,一直持平在4.65%,但银行加点却普遍是几次上调。数据显示,当时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叠加,个别地区,银行对首套房的贷款加点会达到120BP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经营贷”、“商转公”和“转按揭”成为已购房人士经常提及的关键词。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曾深度调查过房贷转经营贷的风险。 已购房者所呼吁的“转按揭”是指跨银行间的贷款转接,借款人在甲银行办理了住房按揭贷款,但甲银行提供的折扣不如乙银行大,借款人想方设法将按揭转到乙银行,以便享受更优惠的利率。 记者查阅当年的相关报道,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如今类似的存量房贷优惠争议也曾出现,并最终落地实现。2009年1月6日证券时报《银行存量房贷7折优惠扭捏落实》一文报道称: “2008年10月27日,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此后,符合条件的首套住房新个贷很快获得了7折优惠利率。由于央行先后5次降息,优惠前后的房贷利率已经相差超过2%,存量房贷客户开始谋求享受优惠利率。尽管政策没有明确在此之前签订的房贷客户是否可以享受优惠利率,但由于转按揭的存在,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个贷消费者选择通过转按揭形式获得优惠利率。
14年过去,转按揭这一业务再度被利率高位站岗的月供族们提起。比如,一位市民在政府留言板上呼吁: 记者发现,有部分小银行已经开始谋求吃下这部分“蛋糕”。浙江省的绍兴银行总行营业部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12日官方推送显示:为广大客户享受更优惠的按揭利率、减少房贷月供利息支出, 据了解,绍兴去年房贷利率也站上过6%,最新房贷利率最低可至4.4%。记者致电绍兴银行,相关人员反馈称确实有此业务,但产品细节仍在设计当中。
但是,转按揭业务并非没有隐忧。有金融管理部门前官员曾指出,在经济上行、房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转按揭和加按揭极易放大住房信贷规模,且信贷资金大多用于购买多套住房或进入股市,增加了银行的潜在风险,加剧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成分。
举例来说,一位购房者通过A银行贷款80万元买了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2年间还了10万元,此时他把贷款转到了B银行,而B银行对他的房产进行重新评估,发现房产涨价,值130万元,就给他放贷100万元,比原来的贷款额度还高。这就是典型的转按揭和加按揭业务。
上海师范大学房地产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崔光灿表示,现在月供族们所呼吁的“转按揭”仅是同一贷款人将其他银行贷款转到新申请的银行,这实质上是一个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以前基本是需要先还清其他银行的贷款再申请。 崔光灿认为,如果现在新的银行在操作流程上优化,并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允许先从本银行借款或提供“过桥”资金结清原来银行的贷款,再正式办理本银行的按揭贷款,从操作上是可行的。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会有所加大,住房贷款是优质资产,以较优惠的利率吸引存量客户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利于存量房贷的业主减少房贷利息支出。建议贷款人在办理该业务时,一定要注意程序的规范,以免操作不当,影响到本人征信,或者出现还了上一家银行,下一家银行贷不出来等风险,特别是不要使用消费贷等作为过桥资金,注重规范性和安全性。 崔光灿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应当让存量房贷客户和新增房贷客户享受同等的利率优惠。对老客户的利率优惠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恢复、房地产市场情绪的回暖产生积极作用。如果存量房贷客户因为高利率下的月供压力被迫出售房屋,同样会影响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的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是全社会共同形成的预期,并不局限于新增房贷客户,存量房贷客户如果被迫出售房屋,也会干扰楼市积极预期的形成。
董藩认为,
市场上的另一种声音认为,存量房贷客户应当尊重契约精神,遵守与银行之间的房贷合同约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加点是由当时的金融市场环境决定的,是贷款申请人和贷款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博弈的结果。合同本身不应该随意改变,但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申请人可以考虑和贷款银行重新谈判,寻求更大的贷款利率优惠。另外贷款申请人应该有权利选择利率更加优惠的银行重新办理贷款,这也是市场化精神的体现,前提是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 对此,董藩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政策制定重在相机抉择,新老客户的同等优惠更加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形成积极预期。契约精神应当尊重,但也应该鼓励银行接受更多的市场竞争,承担社会责任。
本期编辑江佩佩实习生林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