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名人化身荐书人,这场朗读会让盛夏多了书香

时间 • 2025-11-10 02:22:22
阅读
成都

盛夏,新都升庵书香公园内书声琅琅,一场关于阅读的分享,让这个燥热的夏天,清凉了不少。

今(6)日,在“领读——成都市全民阅读音乐诗文诵读会”上,谭楷、米瑞蓉、蒋蓝、吕峥等成都文化名人化身荐书人,推荐并分享了多部关于成都的书籍。

《蜀都赋》《绝句》《我用一生爱中国》的朗诵,古诗新唱扬琴曲调《锦城》、清音演唱《家风赞》……各种节目轮番登场,一篇篇经典文章,一首首经典歌曲,演绎出天府文化的别样魅力。

活动现场,邀请到了多位作家作为荐书人,为大家推荐书写成都的好书,并由朗诵嘉宾现场朗读好书段落。

知名作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谭楷推荐了《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并以作者身份,分享了书籍创作经历、作品价值及与成都的感人故事。

“伊莎白·柯鲁克是华西坝、是成都、是中国的骄傲,她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亲历了中国百年的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谭楷表示,自己在三年时间里通过采访和实地考察,感受到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传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国声音”。

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米瑞蓉推荐了《蓉城·花间集》,该书讲述了20位成都女性企业家的创业故事,“20个人像20朵花,这本书既是传承也是成长的记录,记录了20位女性蝶变的过程,展现了成都女性的优雅、乐观。”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蒋蓝推荐的《成都传》,以重要人物在成都历史进程中的事功为脉络,切入、打开、扩展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立体呈现成都的包容与多情。“成都纵横四千年的历史十分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想为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进行书写,为成都老百姓立传,《成都传》是我写成都的第9部作品,希望通过文字彰显出成都的平原生活与诗意空间。”

成都本土作家吕峥推荐的《寻找诗婢家》一书是一部回忆成都文化往事的非虚构类历史随笔,该书围绕张大千、赵熙、罗文谟和郑伯英,描写了徐悲鸿、赵少昂、黄君璧、谢稚柳、关山月等与诗婢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人物佚事。“诗婢家是一个活化石,代表了成都的气质。寻找诗婢家,就是寻找一种精神文明,寻找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本书也算是这是一封写给家乡的情书。”

“面对海量图书,如何选择是一个问题。通过荐书人的推荐介绍,能让人们更清楚了解自己应该看什么书,什么书值得读。”米瑞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次的阅读分享活动非常有意义,集合“音、诗、话、乐、唱”等多种表现手段,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全民阅读活动,引导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这些年来,米瑞蓉一直在身体力行宣传阅读,比如举办阅读会、分享会,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病”,一种会传染的“病”,希望更多朋友得上这种“病”,让更多好书走进千家万户,“我欣喜看到人们喜欢阅读。”

蒋蓝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之所以创作《成都传》,是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了解这片土地,成都为什么是成都,到底有什么故事?

蒋蓝说,这些年来,他创作了8本有关成都的作品,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了大量成都的历史、故事和生活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的达官贵人、默默无闻的百姓故事。在大量资料和自己写作的8本有关成都书籍的基础上,才有了这本《成都传》。

对于此次阅读活动,蒋蓝感慨,时值盛夏,读书是消暑的最好方式,读书应该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这是最美最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看来,这次活动推荐的大多数书籍都是和成都有关,又邀请了作者作为荐书人,“我们在分享中,会把没有在书里说的话,通过互动传递给读者,让大家更理解作品的内涵。”他认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做,还应该走进乡村、社区,让很多人喜爱阅读。

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实习生毛渝川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