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停运、学校停课……满洲里“战疫一周”人们的生活有保障吗?
截至11月28日7时,内蒙古满洲里本土确诊病例11例,满洲里疫情引发高度关注。11月26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会的通报,病毒测序结果显示,满洲里此次疫情与俄罗斯流行株高度同源,这意味着当地疫情由境外输入引起。
被誉为“东亚之窗”的满洲里北接俄罗斯,是中国最大陆运口岸城市。实际上,除满洲里外,此前绥芬河、云南瑞丽、新疆喀什等地发生的疫情,不断为我国边境城市的疫情防控敲响警钟。
两家医院大面积停诊、公交车停运、多条航班取消、公共活动场所暂停营业、学校暂停教学活动……在满洲里进入疫情“战时状态”的8天时间里,人们生活仍有保障吗?11月28日,红星新闻采访了满洲里多名当地居民。
▲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满洲里市疫情防控工情况
本土病例从最初的2例增加到11例
列车和航班已停运停航
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官方通报,截至11月28日7时,满洲里已有本土确诊病例11例。这意味着,在短短8天时间里,当地确诊病例数自21日最初的2人,到今日已增加到11例。
对于本次满洲里疫情的特点,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在11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称,本次疫情已呈现出家庭聚集性的特征:病例中有两人为夫妻关系,两人为母子关系,两人为祖孙关系。同时,呈现出学校的班级聚集性,病例中4人同为满洲里市第三中学同一班级学生,一人为该班教师;此外,呈现出了小区聚集性,病例中有五人为同一小区住户,有三人为另一小区住户。
疫情发生之后,当地立刻进入疫情防控的紧张状态。从11月22日起,满洲里市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并在两天半时间完成采样,三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第一轮检测结束后,为进一步排查风险,满洲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再发公告,要求自11月27日14时起,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除核酸检测外,到目前,满洲里已全面落实中风险防控举措,对发生疫情的6个居民小区全面实施24小时严格封闭管理。列车和航班也已停运停航。据11月21日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微博消息,为有效遏制疫情传播,严禁聚餐、宴会等大规模集聚活动。公共活动场所暂停营业。学校、幼儿园及培训机构暂停教学活动。
满洲里为何突发本次疫情?原因仍与境外输入有关。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王文瑞在11月26日的发布会上披露,根据对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提示该次疫情并非本土疫情反弹,而是境外疫情输入。
王文瑞介绍称,本次满洲里病例新冠病毒属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B.1.1分支),与已公开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和输入中国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与俄罗斯流行株高度同源。该结果提示满洲里市这起疫情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
▲满洲里市民排队接受核酸检测受访者供图
“封城”这一周
公交停运,街上变得冷冷清清
满洲里出现此次疫情已有8天时间,在这一周里,当地市民生活是否有保障?在公交停运的状态下,市民出行是否遇到困难?就此,红星新闻采访多名满洲里当地市民。
“生活又回到了孩子在家上网课,大人上下班每天测温打卡的日子。”家住满洲里市北区五道街的孙先生称,这个曾经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如今又变得冷清起来。尽管孙先生工作和居住地均系低风险区域,但在全城进入疫情“战时状态”的局势里,他能感受到生活在发生变化。
就在11月27日下午,孙先生和家人完成了当地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据孙先生介绍,由于满洲里医护人员较少,无法实现每个小区都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因此便统一要求各个小区居民按划片前往指定核酸检测场所进行检测。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群体,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入户检测。
“检测完毕后,会有居委会相关负责人逐一来检查核酸检测情况,确保无人漏检。”孙先生表示,在发生疫情的当天,居委会便建起了群组,以方便督促和搜集核酸检测情况,同时要求居民每日早晚上报自己的体温检测情况。与此同时,孙先生所在小区开始了每日多次消杀,“每天一回到小区,不管是楼道里还是小区公共场所,都是一股消毒水味道。”
因是低风险区,孙先生所在小区并未完全封闭式管理。“但是小区恢复了检查,进出人口都要测温,外来人员必须登记。”满洲里街道少了往日的热闹,“路上、商场里几乎见不到人,大家都很自觉的居家隔离。”
由于当地公交已全部停运,孙先生表示,自己上下班都是自驾:“如果有同事住得比较远,也常接上一起走。”
那么,出现多起确诊病例的世纪金城小区,状况如何?多名小区周边商铺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店铺在出现疫情后便已停业,至今仍不知多久能恢复。一名商铺人员表示,自己的店铺和周边街道已完成消杀工作,并接受了核酸检测,目前结果为阴性。
“说实话,我们已经不会再对疫情感到恐慌了。”孙先生说,在疫情发生当天,自己便接到居委会的通知,明确保证了城市供应不会断,市民无需囤积过多食物。另一方面,核酸检测与体温登记同步进行,这也让满洲里市民多了几分安心。
▲口岸城市满洲里夜景图据新华网
绥芬河、喀什、瑞丽、满洲里...
边境城市防控面临哪些挑战?
满洲里疫情与俄罗斯高度相关,这与满洲里的地理位置不无关联。
被誉为“东亚之窗”的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境内满洲里口岸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站作为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站,正是俄罗斯货运铁路与中国铁路“牵手”的地方。在疫情来临前,这里每天来往无数中欧班列,承担着中外互通有无的使命。
实际上,此前发生疫情的新疆喀什,也同样是我国防止新冠病毒外入的重要边境城市。
新疆喀什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新疆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
更早之前在今年4月疫情“告急”的绥芬河,同样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桥梁,其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7公里,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
除了上述发生明显聚集性疫情的城市,我国其他边境城市也同样承载着重大抗疫责任。如拥有8个边境城市的云南,在今年9月新增了2例自缅甸入境瑞丽的境外输入病例。在当月14日,当地卫健委便发布通报,要求云南省内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立即进入防疫“战时状态”。
从绥芬河一直到满洲里,边境城市的疫情防控牵动着中国境内的每一根神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边境城市疫情防控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边境城市防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与其防控难度大有很大关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薛迪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与他国陆路连接的边境城市,其外防输入的压力要远大于港口城市。
薛迪提出,如果是对外港口城市,有海关重点布防,别国人员偷渡也很困难。如果是陆路边境城市,往往边境线很长,无法做到全方位的防疫检测。
薛迪补充,边境城市与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相比,防疫能力、医疗水平存在差距,“比如检测能力,如果不能达标,就会检测出假阴性、或者隔离措施不到位,当地百姓日常防护不到位,也都会导致疫情的传播。”
因此,在薛迪看来,边境城市防控难度相较于我国其他城市来说,已成为防控的重点环节,但同样也是需要提高的薄弱环节。
如何把好疫情防控国门?
专家:入境货物要严格把关消毒
寒冬已然来临。在气温下降的大环境里,有专家提出,新冠病毒的活性会随气温降低而提高。这意味着,输入型病毒进入国内,带来传播的可能性也在随之增加。
“气温降低,可以说,更为边境城市防控出了一道难题。”薛迪解释称,一方面,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新冠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一旦通过边境入境,那么就可能引发传播;另一方面,在国外疫情尚未有效遏制的局势里,冬季被传染的人数可能有所增加,如果边境防控不到位,那么感染者入境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边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防控风险最大环节所在。”薛迪提出,边境城市一旦发生了疫情,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检测和隔离效果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差距,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疫情的扩散。
那么,作为把关者的边境城市,应当如何开展防疫工作,才能让国门“固若金汤”,守住国内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对此,薛迪表示,首先要落实好国内疫情防控的要求,如测温、戴口罩等日常防控措施不可松懈。第二,应增加边境线上的防控力度,在各个口岸站上增加防疫监控点;第三,对入境的货物要严格把关消毒,确保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流入国内。
“如果疫情已经发生且发现蔓延,需要以全国之力增派队伍,确保将疫情及时控制住。”薛迪指出,如类似此前绥芬河这样的边境城市,考虑到其防疫能力、医疗水平有限,如果一旦出现疫情有蔓延趋势,就需要考虑及时的援助,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扩散。
同时,薛迪也表示,尽管边境城市是目前抗疫的重点,但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概率不会造成国内疫情的大面积反弹。薛迪提醒:“作为普通百姓不必恐慌,无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城市,日常做好防护,配合防疫检查即可。”
红星新闻记者赵倩实习记者杨雨奇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