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成都武侯区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这样做……

时间 • 2025-11-11 21:01:51
十大
美好生活
工程
城市
幸福

到“十四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7万元以上,进入国内高等收入城区行列;全力保障住房用地需求,保持房价收入比在成都全市一圈层区域内一直处于中低水平,住房租金水平年均涨幅不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3月12日,成都市武侯区召开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武侯赛区临战动员大会,会议对武侯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发布了“奋斗目标”,并向武侯区幸福美好生活首批市民观察员代表颁发聘书。

以项目启动拉开“十大工程”序幕

2月22日,武侯区在玉林街道倪家桥社区召开“美好倪家”城市更新项目协调会、群众沟通会,省住建厅、驻区单位及近百余市民围绕幸福美好生活踊跃建言献策,最终形成了打造“全球城市设计产业新中心、国家级对外经贸合作新平台、公园城市建设和TOD综合开发新地标”的工作目标,居民生活消费将更加丰富便利,这也拉开了武侯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序幕。

幸福生活十大工程涉及民生事业、经济发展、公服配套、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在武侯,实施十大工程将与落实十四五规划有机结合,与实现区域重大战略目标有效衔接,包括围绕五大片区综合开发,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等工程为牵引,全面提速旧城改造、非核心功能疏解、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同时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化地标、公园场景,积极创造覆盖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的优质服务产品,特别是在城市更新、韧性建设、社区治理等领域充分调动市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格局。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方面,武侯区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7万元以上,进入国内高等收入城区行列;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1.55万人,且力争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

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方面,武侯区将全力保障住房用地需求,保持房价收入比在全市一圈层区域内一直处于中低水平,住房租金水平年均涨幅不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方面,今年武侯区将加快完善路网系统建设,推动草金路、智远大道年内建设完成,打通“断头路”5条;全区天府绿道开工30公里、建成30公里,建设50条社区绿道。

▲武侯区玉林四巷

加快5大片区22个单元城市有机更新

如何以空间形态优化、产业能级提升、治理能力完善为目标,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武侯区的做法是以全域更新赋能升级为主线,坚持策划引领、片区开发、项目攻坚,加快5大片区22个单元城市有机更新。

从今年起,武侯区将以片区综合开发思路打造公园社区新空间,坚持“片区策划+综合开发”,在推进形态风貌改善的同时加强对区域资源的挖掘利用,引入乐趣集市等音乐文化消费场景,举办音乐主题活动,爱乐环、音乐广场示范段等特色街区建成开放。

同时,武侯区还将以区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劲动能,推动区属国企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松山湖国家实验室组建混改公司,加快打造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四川大学材料科学转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人才、项目、资金高效链接。

▲成都音乐坊表演

按照“政府主导、业主自愿、企业运作”的思路,找准商家用户、公司企业需求利益结合点,建立优惠补贴方案。以共享信任为基础创新“暂收+分期”支付方式,吸引更多商家用户参与“液改气”工程,构建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改造格局,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改造3000户以上。

组建幸福美好观察团

为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监督促进作用,武侯区还制定了《武侯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观察工作制度》。在组建市民观察员、专业观察团、网络观察员的基础上,立足“诸葛智囊团”“诸葛优才”以及各工程行业领军人物等人才储备优势,创新组建了专家观察员队伍,常态化对十项工程进行监督观察,为下一步高质量推进十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监督和专业指导。

借助成都举办大运会的东风,武侯区还将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与做好迎大运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体育企业、赛事营运团队、品牌体育赛事,创新“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科技”等消费模式,推动“后大运”价值创造性转化。

红星新闻记者董馨摄影报道(部分图据武侯区)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