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心一说:垃圾分类更需要制度

时间 • 2025-07-24 03:50:55
垃圾
分类
制度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从遥控器里扣下来的废旧电池不知道怎么处理,像这一类的电子垃圾中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作为普通垃圾直接丢掉或简单填埋,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都会构成威胁。但是很无奈的是,在我生活的城市并没有专门的回收箱,更没有完善健全的制度,真的在生活中做好这样的垃圾分类,往往是有心无力。

如今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早已不是陌生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长期养成的不分类习惯、缺乏完善的制度等原因,让不少垃圾分类点形同虚设。一直都在呼吁保护地球,这是大事,也是需要我们从身边做起的小事。

中国现有700多亿吨垃圾,包围着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占地5亿多平方米,面积相当于九个多北京主城区(二环以内)。但是你一定想不到的是我们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像松鼠一样填埋,完全不体现任何“人类智慧”。垃圾有什么价值?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吨废纸,可再生纸800千克,少砍17棵树。垃圾分错了是废物,分对了是资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形成制度对于垃圾分类来说非常的重要,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今年7月1日起,上海将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我们能做什么?很简单,在制度的实行下,学习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坚持去做,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城市在积极推进,农村也不会落下,2018年初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其实在农村垃圾分类是个大难题,但在浙江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90%,4500个农村垃圾分类与减量省级试点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而他们做的仅仅是给垃圾桶换个名字——“会烂、不会烂”,通俗易懂的分法一学就会。

不懂垃圾,就是不懂时尚;加入时尚潮流的同时,也要明白垃圾分类更需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决心也有知识,有态度更有制度,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生活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