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我36岁了,什么也不会”

时间 • 2025-07-16 00:26:22
公司
获得
收费
工作

21君: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当今的知识工作者,工作年限远比一家公司的寿命要长。

也就是说,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们很难像以前一样找到一个稳定的“金饭碗”,“多元发展,终身学习”才是真正的稳定保障。

作者丨言偃

来源丨精读(ID:jingdu999)

特别鸣谢本期主播:

晓月云扬

“未来10年,50%的人将要失业”,李开复说的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人类的工作岗位中,有50%会被取代。

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情感,没有疲劳,只需要一步一步计算,效率比人高,质量比人可靠。

其实都不用等十年,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1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

河北唐山市为人民办了一件好事,把地方的各个路桥收费站取消了。

这种收费站很多人头疼已久,莫名奇妙地收费不说,还是造成道路拥堵的源头。所以,取消路桥收费站这事可谓大快人心。

没想到,却遭到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反对。

他们围住领导要一个说法,在人社局已经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要求政府解决工作问题。

其中一个姐姐更是振振有词:“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人生有一种悲剧,一把年纪什么都不会,会的那点东西,还没用。这恐怕就是这位姐姐的真实写照了。

曾经,这位姐姐也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拥有者,如今一朝被辞,自然无法接受。

虽然看起来有些心酸,但是我想在未来,类似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2

和朋友们说起此事,大都也不以为然:

“怕啥?我公司早都上市了,倒不了。”

“我公务员,我体制内,怎么也轮不到我失业。”

还有人说“那是她工作没技术含量,我的工作可是要求很高......”

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在如自己一般的高层次人才身上。

殊不知,高薪高知高技能的人同样会遭遇工作危急,比如之前的华为解聘员工、中兴员工跳楼事件等。

中年失业,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除了本行,什么也不会,就如那位失业的收费大姐。

更可怕的是,她给自己下了个断言:“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舒适区总是让人感觉很放松,有安全感。但是故步自封的人,他的舒适区会越来越小,最终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要想不被淘汰,你就要学会打造自己的斜杠能力。

3

“斜杠”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的书籍《双重职业》。

斜杠青年就是指,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

我有个朋友,她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一家创业公司上班,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公司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还是倒闭了。

我不免有些担心,遂问她没发工资生活费够不够。谁知她淡定地跟我说不用担心,她每月的兼职收入都够自己生活得挺好了。

原来,毕业后她就一直在兼职给多个平台写稿,因为长期的坚持,她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好,认识的编辑也越来越多。

半年前她的兼职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本职工作了。

听完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公司倒了,她还那么淡定呢。

静下来细想,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拥有多重身份,比如:

A的主业是电台主持人,同时也是婚庆公司的兼职司仪;

B在设计公司就职,同时也是一个网络漫画家;

C是医院护士,兼职做催乳师,还和人合作开了一家母乳喂养服务中心......

各种各样的斜杠青年越来越多,让我越发觉得未来一定是多维人才多元发展的社会。

4

《双重职业》的作者麦瑞克,给斜杠职场人提过建议:

所谓的斜杠组合,最好是那些和你工作有关,而且是那种可以杠在互联网或者杠在下班时间的那种。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造自己的斜杠能力呢?

①从主业中寻找灵感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斜杠能力都是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有关的。

比如,前文提到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多重身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已经有一份全职工作的人来说,要跨界到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是很难的。

但是我们可以拓展本职工作的边界和价值,从日常工作中寻找斜杠的灵感,这样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②从业余爱好中寻找灵感

有些人选择斜杠,刚开始只是因为喜欢,把这项事情作为一种业余爱好。

长期坚持之后,才变成了拿得出手的特长。

就如我那位兼职写稿的朋友,刚开始她只是热爱写作这件事,而多年的坚持,让写作最终成为了她的一种新的收入来源。

③深度模仿,刻意练习

如果说你的主职工作很难发展副业,或者你没有特别的业余爱好,那你不妨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技能领域的导师。

模仿不同行业的人,可能会给你一些全新的想法。

当你确定了之后,就需要开始刻意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斜杠能力。

正如终身成长词典《刻意练习》所说:任何人通过持续以十年计的刻意练习,都可以成为领域专家。

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再抱着找一份稳定工作,安稳地退休的想法,恐怕你要失望了。

真正的“铁饭碗”应该是一个人的知识力、思考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毕竟,你永远不知道退休和失业哪个先来。

关于作者/言偃,精读主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编辑/阿黛酱实习生杰怡

配图来源/《当幸福来敲门》

主播/晓月云扬

本期主播简介

晓月云扬

有声小说主播

微博关注:晓月云扬

作品最新动态会在群里发布,欢迎各位小天使和我一起,发掘声音里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君

小伙伴们,作者认为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但也有人觉得人的精力有限,持之以恒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人才依然会受到青睐,你们觉得呢?你们有自己的“斜杆能力”吗?

获得赠书的读者名单

21君来给大家公布昨天获得《运气的秘密》和《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读者啦~

获得《运气的秘密》的读者如下:

获得《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读者如下:

请获得的小伙伴们在今天的这条夜读评论里留下你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信息不会公布出来哒,收集时间截止至7月24日17:00),21君登记好信息就给大家邮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