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划转1.68万亿国资充实社保基金后如何用?专家:应对未来给付高峰
日前,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据财政部1月12日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决策部署,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划转工作。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工作的全面完成,为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以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期因企业职工享受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并非因为社保资金出现缺口,而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准备,这既是国有资本的使命所在,又给予了社保基金更为坚实的保障。
▲财政部公布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专家:全国社保基金目前“只进不出”
划转国资充实以应对未来给付高峰
为何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财政部曾于2017年11月就《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中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以解决。为有效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分别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作出了具体规定。
张盈华介绍,全国社保基金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时养老金的给付问题。我国预计将于2035-2040年迎来老龄化高峰,届时将有大量退休人员需要养老金。现在的全国社保基金还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作为应对未来养老金给付高峰的储备基金。
2020年7月,在人社部举行的2020年第二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了比较可观的“家底”,2019年年底累计结余有5万亿元。
张盈华指出,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处于储备期,而非支付期,此次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1.68万亿元国有资本,不会用来满足当前的社保支出需求。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至少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推进国有股权持有多元化,二是化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留下的历史债务。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仍有数万亿结余,可以化解结构性的缺口,因此,划转的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并不直接用于当期支出。
承接主体获取收益
“分红为主,运作为辅”
划转国有资本获取的收益应如何管理和使用?根据《实施方案》,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后,承接主体获取收益的方式是“分红为主,运作为辅”。即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对划入的国有股权,要按规定履行相应的禁售期义务。除国家规定须保持国有特殊持股比例或要求的企业外,承接主体经批准也可以通过国有资本运作获取收益。
张盈华解释,这意味着国有资本运营的股息红利充盈社保基金,非必要时不会将国有资本变现,一方面为了社保基金长期运营所需,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国有资本变现可能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对股市造成冲击。
对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否会涉及上市企业股权变动及影响资本市场?财政部曾做出专门解释称,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主要划转对象是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的股权,一般不涉及上市企业。对于少量涉及的上市企业,划转是原国有股东将其10%的股权转至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属于国有股权的多元化持有,不改变企业国有股权的属性和总量。
此外,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作为长期财务投资者,以获得股权分红收益为主。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作为上市企业的国有股东之一,除履行方案中有关禁售期的义务外,国有股权的变动等事项需执行国有股权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同时,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参与持股,将进一步优化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对资本市场将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
专家:加大主动性,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曾提出,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经批准可以通过国有资本运作获取收益。国有资本运作主要是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和有序进退,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285.66亿元。2019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2917.18亿元,投资收益率为14.06%。
对于社保基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张盈华表示,目前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是40%,与国际上同类储备型养老基金相比限制比例较低,可做适当调整。“因为权益类资产对于长期资产而言,可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
她补充道,结合近年来业界、学界的研究,应当扩大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尤其是加大主动性投资。如到境外配置资产,更多寻求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市场的红利。此外,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的2019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社保基金境内投资资产23,668.69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0.04%;境外投资资产2,616.97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96%。
2019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中也对提高基金投资运营能力进行了以下说明,推动完善委托股票产品体系,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把握债券市场节奏,持续优化存量和增量结构,强化银行存款投资业务中长期信用风险管理。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加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混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境外市场跟踪研究,优化境外投资结构,丰富境外债券投资策略。加强资金分级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收益水平。
同时,坚持把防控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摆在投资运营的首要位置,重视风险评估预测,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构建与基金和机构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投资业务的合规监管,严控法律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