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成都吹响集结号,向幸福美好生活进发
2月18日,牛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回暖,早樱盛放,春天悄然来临。
不到9点钟,39名市民观察员代表已经坐在了市委机关小礼堂内。这些市民观察员来自这座城市的各行各业,教育、艺术、媒体、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基层社治……他们在这场会上聆听了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谋划和部署,并接过了首批市民观察员的聘书。擘划城市蓝图的支撑性目标,基于他们的声音绘就,也将由他们的评价来“验收”。而这39人,来自成都2100万实际管理人口,肩负着市民的热盼和向往。
这是成都市举行的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去年12月底,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信号,成都将在“十四五”期间聚焦10个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1个多月后,成都市两会召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在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逐渐丰满、充实,有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开年首场大会,成都吹响集结号,正式向幸福美好生活进发。与市民观察员共同就座的,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成都各区(市)县主要负责人,以及成都市各个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历经“十三五”快速发展,成都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1.77万亿元、比肩全球排名第42位的芬兰,奠定了丰厚基底。新的开始,成都将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重塑新理念的“根”和“魂”,将市民百姓作为城市的核心,让每一个在成都生活的人都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春潮澎湃启新程,扬帆奋进正当时。
人人的温度
从居民收入的“钱袋子”到上班通勤的“车轮子”,从办事用不用“找人”到城市能不能“容人”,市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被成都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做出了大文章。在市民观察员看来,成都关注个体的发展、关注“人人”的价值,是城市最动人的温度。
“我们更关注困难人群、低收入人群、城市贫困家庭、残疾人、公租房小区的居住人员,城市发展肯定不能忘记他们,”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主任刘飞注意到,“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关注到城市的那些“隐秘的角落”,让每个群体在城市发展中都不掉队。事实上,这场会有着许多暖人的细节,王润劳、周咨余、简雪艳等坐在前列的市民观察员都是服务于基层社区的志愿者,是万千普普通通市民中的热心人。他们受邀参会,意味着基层的声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党委决策凝聚了更多的民生期盼。
▲夜幕中的合江亭。图据ICphoto
四川伟旭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杜伟有着更多的感触。前期,他曾作为市民代表受邀参加“十四五”编制规划的座谈会,“随着成都多层级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亟须以精准化、差异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匹配多元化群体差异性需求,”杜伟提到了这样的建议。如今建议已写进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成都将深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支持规范成立社区自组织和小区自组织,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既要保护好传统名校,也要发挥好传统名校对新优质学校的深度指导作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校长吴明平也有着相同的感受。初次受邀,他建议,要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实现传统名校与新优质学校的资源共享和常态互动。再次受邀,桌上的一本《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意见》上写着:“十四五”时期,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
没有一个群体被发展遗忘,这座城市的幸福属于人人。《实施意见》提出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正在让老成都焕发着新魅力。以天府锦城、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和锦江公园子街巷改造等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城市有机更新正在推进,老旧小区装上电梯、城中村风貌改造,有城市记忆的地方,也有市民安居的市井气息。
“从历史上的休闲城市,到现在的生活城市,再到未来的公园城市,一步一个脚印,老百姓受益。”听完会后,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杨一帆激动地在朋友圈晒出了聘书,“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值得付出,值得期待!”
▲夜晚的猛追湾市民休闲区
人与城的机遇
生活在城市的每位市民、每个企业,既是“十大工程”最大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参与者。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增强城市发展战略优势的筑基工程。
参会的企业代表,将十大工程视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场景。红旗连锁董事长曹世如注意到了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在她看来,《实施意见》提出生活消费品价格稳、种类多、品质优,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买全球卖全球”网络,将给成都带来一次消费进阶,这是留给企业的机遇。曹世如表示,随着“十大工程”实施,未来红旗连锁将继续提档升级,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需求。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党群宣传部副部长周星看好成都以TOD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实施意见》提出,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让职住更加平衡适宜、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心美好。“作为市民观察员,我将认真观察每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从群众给出的反馈中为决策者提供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为决策的后续执行提供科学直观的参考。”周星表示。
十大工程涉及民生、发展、建设、治理等方方面面,从服务到供给、从文化到环境全面惠及各类人群各项领域,攥指成拳、系统发力,全过程促进城市文明、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全方面增进市民福祉,把未来照进现实、用梦想点亮生活,生动呈现“全球视野、国家立场”之下大美公园城市的“成都表达”。
这样的城市,用生活城市的品质留住人、用公园城市的影响吸引人。“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向世界讲述着成都故事。
“成都葆有一份独特的气质,这份从容和宜人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磁极,”成都一想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YOU成都负责人王少华表示,成都的营城逻辑与天府生活美学交相辉映,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要通过一个个城市美学场景来呈现,目前成都已营造生活美学点位3.5万个、城市漫游路线1200条、生活美学地图120幅。他透露,YOU成都拟于2021年有计划、有节奏地创作和推出不低于12册“成都生活美学地图集”,将覆盖民宿、博物馆、书店、美食、酒吧等吃住游购娱消费场景,囊括爱情、夜游、艺术展览等生活美学维度,让天府生活美学绽放大运会。
“幸福蓝图已绘好,未来可期!”奥运冠军冯喆说,未来他也会积极呼吁市民参与到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当中,真正地把幸福感、快乐感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来。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